2022-01-04 14:35:18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gs.huatu.com/gwy/ 关注公众号领资料 QQ备考群 APP刷题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三省六部制是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一、发展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的调整和补充。
二、三省
中书省长官为内史令,副长官为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
门下省长官为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以匡正皇帝的过失。
尚书省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
三、六部
尚书省下设置六部,分别为:
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礼部: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
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务;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刑部: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
各部的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四、特点
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负责草拟吧颁布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三省职责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相互监督,相互牵制。中书省颁布的皇帝的诏令和政令,如果门下省发现不符合皇帝的意思或是不可行应驳回。尚书省只负责执行政令,无其他权利。这样严密的中央机构的设置使他们有监督和牵制。
分散相权,集中皇权。三省将原来丞相的权利一分为三,分散了丞相的权利,加强了皇权。
【例题】
1. (单选题)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负责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的是( )
A. 吏部
B. 户部
C. 礼部
D. 兵部
【答案】A【解析】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在六部中,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单选题)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下列选项中三省六部的职能搭配正确的是( )
A. 中书省——执行国家政令
B. 尚书省——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
C. 门下省——审核政令
D. 户部——官员任免、考核
【答案】C【解析】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唐代三省六部体制中,中书省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及其统属的六部负责具体执行政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洋务运动
清末,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我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部分知识分子意识到封闭并不能救中国,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武装国人,于是从1861年到1894年,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良运动,史称洋务运动。本文将主要介绍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
一、背景
洋务运动最早兴起于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期间,国内的天平天国运动让清政府焦头烂额,为了镇压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清政府不惜向西方列强求助。就在这段时期,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以曾国藩为首的洋务派产生了学习借鉴的念头。
1860年底,曾国藩率先提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制造战舰、武器的观点。1861年,曾国藩又向清廷提议从国外购买战舰和武器,自行仿造。他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奕訢和李鸿章的支持。在随后展开的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奕訢、李鸿章便成了洋务派的先驱人物。
二、内容
1、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除此以外,还有福州船政局、天津机械制造厂等一系列军用工业生产厂。
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轮船、铁路、电报、邮政、采矿、纺织等各种新式民用工业。如在上海创办的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同时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创办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翻译人才、军事人才和科技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就是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
三、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军事装备、西方新式学堂、西方科学技术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在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导致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技术人员产生。
四、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朝海军实力的完全丧失,也标志着35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五、意义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外国资本输入的侵略的作用。尽管洋务企业在兴办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也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诞生了民族资产阶级。
【例题】
1. (单选题)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它的根本目的是( )
A.发展工业
B.发展军事
C.维护封建统治
D.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2. (单选题)( )是清朝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其中一支现代海军舰队。正式建立是在1875年,由时任两江总督沈葆桢建立。
A. 北洋水师
B. 东洋水师
C. 南洋水师
D. 西洋水师
【答案】C【解析】南洋水师,或作南洋舰队、南洋海军,是清朝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其中一支现代海军舰队。正式建立是在1875年,命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沈葆桢建立。至1884年中法战争前已颇有规模,有巡洋舰、炮舰等十七艘约两万吨。1884年中法战争中,南洋舰队失去两舰,又因意外沉没一舰。南洋水师的军舰多数为江南制造局及福州船政局所制造,只有少量购自英、德国。由于清廷的政策是先集中力量发展北洋水师,故此南洋水师无论是吨位、装备、人员及实力皆与之相差甚远。甲午战争后北洋水师覆没后,南洋水师部份舰艇调防北洋,至1909年,南北两洋水师合并,被编入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南洋舰队正式消失。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统一(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文学现象,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春秋末战国时代)。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生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本文主要介绍前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一、《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又称“诗三百”。尹吉甫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
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雅》分为《小雅》和《大雅》均是宫廷乐歌,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即修辞。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兴主要指烘托手法,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春秋三传
《春秋》是中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编写的先秦鲁国史书,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等。《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三、《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后人称为“诗魂"。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四、诸子散文
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的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老子》基本上是道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反映了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面貌。《孟子》的散文体现着语录体向专题性论文的过渡,其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高超的论辩艺术。《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亦是道家的又一部经典。其文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子之中,奇妙的构思、汪 洋 恣肆的语言、浪漫的风格,都体现了在诸子散文中的独特地位和辉煌的文学成就。
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为代表。《荀子》一书多为荀子自作,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其文章多为结构严谨、论说周详的专题性论文,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进入了完全成熟的阶段。《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文章峭拔锋锐、质朴无华,体现着法家文章的基本特色。《吕氏春秋》是吕不韦集门客的集体创作,体制宏大、内容博杂、兼收并蓄,是先秦学术思想的一次大规模的总结。
【例题】
1. (多选题)《诗经》内容上分为( )
A.风
B.雅
C.颂
D.赋
【答案】ABC【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项。
2. (单选题)《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步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下列诗歌不属于其中的是( )
A.《离骚》
B.《九歌》
C.《天问》
D.《采薇》
【答案】D【解析】《小雅·采薇》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出自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孔教、反文言、抵制儒家学派”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本文主要介绍新文化运动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兴起
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开始的,陈独秀任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编辑工作。《青年杂志》于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并改名为《新青年》迁往北京,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成为主要撰稿人。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邀请了许多有新思想的学者到校任教。这样,《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二、内容
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所谓的四提倡、四反对就是指: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其实新文化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的主题则是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同样还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一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新文化运动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代表人物
陈独秀,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这两面旗帜。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和北大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颀,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安徽绩溪人。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胡适发表了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狂人日记》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四、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例题】
1. (单选题)“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的一个形象的称呼,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
A.革命
B.科学
C.人民
D.自由
【答案】B【解析】“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其中:“德先生”:即“Democracy”,德莫克拉西(音译)——意为:“民主”,所谓“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赛先生”:即“Science”,赛因斯(音译)——意为:“科学”,所谓“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单选题)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中代表人物及贡献匹配正确的是( )
A.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B.胡适——创办《新青年》
C.李大钊——第一个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D.陈独秀——后期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答案】A【解析】《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A项正确,当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新时期时代的文化
从奴隶制社会开始至今,我国已经有将近五千年的历史,而在奴隶制社会之前我国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新石器时代,这个时代狩猎发展成畜牧,采集发展成农耕,人类文明取得长足进步。那么本文会带大家了解一下,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及其相关介绍。
一、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
二、半坡文化
半坡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西安半坡遗址面积大约五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氏族公共墓葬区三部分。房子有氏族公共仓库和家庭住房,住室内有烧火的灶,居住区外围还有排水的壕沟。制陶的窑址计六处,以红地黑花的彩陶为主。墓坑计250处,按血缘序列安葬,随葬品多是尖底瓶和陶罐。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这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三、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共计2040处,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的仰韶村遗址。
四、大汶口文化
于1959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发现,其遗址主要分布在泰山周围地区,距今约6300-4500年,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另有骨,蚌器。陶器同样以红陶为主,但是样类较多。经济上,农业和家畜业发达,渔猎仍占有一定比例,由于发现男女合葬及随葬品悬殊的现象,代表着大汶口文化已经进入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五、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龙山街道办事处(原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600-4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例题】
1. (多选题)下列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于四川省境内的是( )
A.半坡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三星堆遗址
D.营盘山遗址
【答案】CD【解析】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1988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在四川省境内。C项正确。D项:营盘山遗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凤仪镇南2.5公里,距今5500-6000年,是一处自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代的文化遗址,是迄今岷江上游地区发现的地方文化类型遗址中面积最大、考古工作规模最大、发现遗存最为丰富的遗址。营盘山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在四川省境内。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D项。
2. (多选题)新石器时代始于距今8000年前的人类原始氏族的繁荣时期,以磨制的石斧、石铸、石锛和石铲,琢制的磨盘、磨棒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下列我国著名的文化遗址中,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有(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三星堆遗址
D.周口店遗址
【答案】AB【解析】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是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所以A项正确。半坡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是黄河流域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所以B项正确。三星堆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不属新石器时代,所以C项错误。周口店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不属新石器时代,所以D项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历代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客观。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历代的选官制度。
一、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即“三代以上出于学”。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二、军功授爵制
秦国实行军功爵制,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三、察举制和征辟
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为依据,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另外,西汉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四、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随着门阀士族对中正(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这一职位的把持越来越密切,家世逐渐成为九品中正制的主要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五、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例题】
1. (单选题)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 )元光元年,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A.明太祖
B.隋炀帝
C.秦始皇
D.汉武帝
【答案】D【解析】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制是在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它对当时社会以及后来的选官制度,尤其是科举制,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判断题)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A.正确
B.错误
【答案】A【解析】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他上承两汉时的察举制度,下启隋唐时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故本题正确。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文学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也是欧洲文学的第一个高峰。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本文主要介绍古希腊的文学代表作品。
一、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的书面文学作品代表。《史诗》包括两部,分别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作者是大致生活于公元前10世纪至8世纪之间的盲人诗人荷马,不过目前更流行的观点是《荷马史诗》是包括荷马在内的许多人集体创作并反复修改过的。以特洛伊战争为中心,描写了古希腊的神话、英雄人物。
二、伊索寓言
古希腊奴隶伊索是寓言的代表人物。《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7篇。《伊索寓言》中收录有三十多则寓言,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书中讲述的故事简短精练,刻画出来的形象鲜明生动,每则故事都蕴含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经验。该寓言集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
三、悲剧
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他对古希腊悲剧最大的贡献是在表演中引入了第二个演员,改变了过去古希腊戏剧中只有一个演员和歌队共同演出的传统模式,为戏剧情节的发展和戏剧道白的丰富多彩提供了可能和便利条件。埃斯库罗斯已知剧名的作品共80部,其中只有7部传世,包括《俄瑞斯忒亚》三联剧、《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和《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是雅典民主全盛时期的悲剧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在27岁首次参加悲剧竞赛,即战胜了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称赞他“生前完满,身后无憾”。索福克勒斯一生共写过100余部戏剧,却只有7部传世,成就最高的是《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其中《俄狄浦斯王》被认为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往往被称为“命运悲剧”,即通常表现个人意志行为与命运之间的冲突。
四、喜剧
阿里斯托芬生活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雅典的城邦文明正在衰落之中,雅典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政治派系等现象,这些都称为剧作家创作的素材。阿里斯托芬一生共写过44个喜剧剧本,但完整流传下来的只有11部,比较著名的包括《巴比伦人》、《云》、《鸟》、《骑士》、《阿卡奈人》等。其中《鸟》是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古希腊现存的结构最完整的寓言喜剧,是乌托邦喜剧的滥觞。阿里斯托芬是整个欧洲的喜剧之父,正是他奠定了西方文学中喜剧以滑稽形式表现严肃主题的传统。
【例题】
1. (单选题)古希腊文化是古代世界中一种高度发达的文化,《( )》是古希腊文学领域中最早的文学作品。
A.十日谈
B.荷马史诗
C.浮士德
D.失乐园
【答案】B【解析】《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西方一部最早的史书。相传它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在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和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它是一部歌颂英雄人物的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王国,与妻子珀涅罗团聚的故事。它是古希腊文学领域中最早的文学作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判断题)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解析】《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人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荷马史诗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步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王王室衰微,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各诸侯国,于是各个诸侯国间就掀起了一场长达数百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兼并战争,在这一期间,能够在各个诸侯国中实力、号召力执牛耳者,就会被尊奉为霸主。但“春秋五霸”到底是指哪五个国家的国君,本文会详细介绍。
一、齐桓公——尊王攘夷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齐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团结其他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二、晋文公——会盟天下
晋文公的称霸路线与齐桓公基本一致,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在击败了被称为南蛮的南方强国楚国之后,晋文公邀请周襄王,并召集齐、宋等国举行了践土会盟,被周天子册封为诸侯之长。
城濮之战:晋、楚两国在魏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三、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庄王,又称荆庄王,芈姓,熊氏,名侣,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开始成为中原霸主。
四、吴王阖闾——纵横江淮
阖闾,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吴王阖闾执政时期,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使国势日益强盛。公元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
五、越王勾践——东南称雄
勾践,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即位。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迫使越国屈服。接着又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附近)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越王勾践自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经过几十年努力,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滕县),成为霸主。
【例题】
1. (单选题)下列人物不属于“春秋五霸”的是( )
A.楚庄王
B.越王勾践
C.晋文公
D.秦孝公
【答案】D【解析】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秦孝公不属于“春秋五霸”,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多选题)下列与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的侍臣介子推有关的是( )
A.“足下”一词
B.重阳节
C.成语“草木皆兵”
D.寒食节
【答案】AD【解析】A项:“足下”,古代常用于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据传说,“足下”一词与我国春秋时代晋文公与介子推的一段故事有关。据晋人嵇含所编撰的《南方草木状》中引述了一条西汉幽默大师东方朔在《琐语》中的记事:“木履起干晋文公时。介之推逃禄自隐,抱树而死。公抚木哀叹,遂以为履。每怀从亡之功,辄俯视其履曰:‘悲乎,足下!’足下之称,亦自此始也。”A项当选。D项: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D项当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D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尤其苏轼更是现代人认可的文学上的巨匠。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一、“三苏”(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词人、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苏轼父亲。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二、韩愈
韩愈,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三、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柳宗元是我国唐朝着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四、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主要代表作品:《五代史·伶官传序》、《卖油翁》、《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五、曾巩
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六、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例题】
1. (单选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A.欧阳修
B.韩愈
C.柳宗元
D.苏轼
【答案】B【解析】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师说》等。唐宋八大家的其他七位分别是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单选题)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的是()
A.苏轼
B.韩愈
C.王安石
D.柳宗元
【答案】C【解析】唐宋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王安石,今抚州东乡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在宋神宗时期,他发动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因此,王安石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相关内容推荐:
招录信息—— 2022甘肃公务员历年考试公告 | 职位表查询 | 报名时间
考生通道—— 2022甘肃公务员报名 | 准考证 | 历年试题 | 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 2022甘肃公务员图书教材 | 时政热点 | 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 2022甘肃公务员笔试课程 | 网校课程 | 直播讲座